『完譯』蓬萊詩集(완역 봉래시집)-楊士彦/賦, 文, 記. (부, 문, 기.) 9

飛字記 (비자기) - 西坰 (서경)

記 飛字記   비자기     西坰   서경楊蓬萊 辛巳年間 謫海西 甲申五月二日 捐館舍 양봉래는 신사년(1581년)간에 해서로 귀양을 갔다가 갑신년(1584년) 오월 이일 별세하였다.蓬萊於甲子歲 卜居于嶺東之高城都九仙峯下鑑湖之上 名其亭曰飛來봉래공은 갑자년에 영동 고성읍 구선봉 아래 감호 위에 거주했는데 그 정자를 비래정이라고 이름했다.束鯨鬚爲大筆 手書扁額 飛字先成 來亭二字 屢書不稱意 고래수염으로 큰 붓을 엮어서 편액을 썼는데 비(飛)자는 먼저 완성했으나 래정(來亭) 두자는 여러 번 써도 맘에 들지 않았다.將飛字爲簇 挂亭齋之壁上 留一力 守其亭 一日 大風猝起 亭齋鎖戶自開 書籍孱簇 卷出于外비자만 족자를 만들어서 정재 벽에 걸어두고 한 사람을 두어 정자를 지키게 했는데, 어느 날 큰 바람이 갑자기 일어나 정재의 닫힌..

寄淸虛書 (기청허서)

寄淸虛書 기청허서 空靑桑海 玉雪蓬山 是合淸虛攸寓 有那魔障挽 無住九臘耶 儂於春仲 始出火湯 便入金剛 不見道顔只與然師珠師 吃吃不已 當時明月 分照君我 獨自忡悵 回首西傃 歔欷而已 思之不得已 則披詠碧松夢雲二贊 灑然若淸風動竹 霽月籠梅 何用吸三危寒露 茹五秀靈芝耶 君終不返蓬海 吾欲挺身西去 摻執道袂以東來 風雲往來 不惜顧答 書不能旣 又淸虛不我待以南 往歲茹歡 到今不去 心曲未委 道體今乃萬吉 炎海北溟 雲樹杳渺 尋常面目 只憑夢想 每與然師珠師 吃吃稱道不已 神交馳情 唯碧空明月耳 儂雖繫官塞邑 糶余倘畢 開月間決欲解龜還向達忽海上 靡淸虛 誰與消遣餘生 竊念 淸虛亦換星甲 豈宜更往妙香 豈合終老頭流耶 嘗聞 彼二山豐厚 資生理有裕 故俗僧好居 亦何異暮林鳥獸 大澤魚龍耶 蓬萊天下一名山 而曉先 天下陽氣攸宗 生佛眞仙 君我今日 非萬幸中萬幸耶 淸虛昔誚我已忘白玉峯 ..

友人祭文 (우인제문) 外

友人祭文   우인제문 浮雲蓊鬱兮 君安止只 流水蕩潏兮 君焉至只 上下黲黷兮 東南湯爍些 西有故國兮 父母在堂些 北有淸溪兮 鷗鷺交翔些 盍歸來兮 翩翩披髮髮兮下太荒 友人祭文   우인제문 친구의 제문  浮雲蓊鬱兮 君安止只 구름은 무성하게 떠 있는데 그대는 어디에 머무는가流水蕩潏兮 君焉至只물은 세차게 흘러가는데 그대는 어디에 이르려는가上下黲黷兮 東南湯爍些천지는 혼탁하고 동남은 뜨겁게 끓어오르고 西有故國兮 父母在堂些 서쪽의 고향에는 부모님이 집에 계시고 北有淸溪兮 鷗鷺交翔些 盍歸來兮북에는 맑은 개울에 갈매기 해오라기 섞여 나는데 어찌 돌아오지 못하는가. 翩翩披髮髮兮下太荒풀어헤친 머리가 나부끼니 매우 황당하구나  萬曆二年甲戌 江陵祈雨祭文   만력이년갑술 강릉기우제문祈輒得雨 民咸悅服 曾守三疊 遇大旱 作祝親禱 環百里大霈三日 不..

孝友門傳 효우문전

孝友門傳   효우문전  門去縣西十五里自作村大道右 吾七叔文化柳仁 善公叔之旌也 公 某朝某之後 世登槐棘 音徽不昧 公生而端秀 長益敦方 秉禮律己 治喪葬必有聞 薦祀祭必親執 鄕黨畏敬 兄弟之困於資地者 必分其衣食 惡其寒餒 不敢數 怒曰 兄弟一閭 天下至樂 爾何間朝夕 片時相違 鬱陶已甚 作樗蒲戱 賭貨物 陽負輸與 必欲分張 然後以安于心 蓋公孝友天至 一家愛如父母 畏若神明 庭戶無間言 子弟無過擧 余嘗一拜于門屛 辱賜之坐 肅乎其容 金相而玉振也 鏘鏘乎其言 若鳳鳴而韶奏也 斬斬焉井井焉 其儀可度 諤諤焉囂囂焉 其知有立 如近玉雪照映人也 對光風霽月 獨立乎高山鉅海之上也 某年 以行薦 徵以四山監役 俄見罷 在官凡幾月分 山直夫遮回路 泣曰 天奪我父 吾將奈何 至今怨慕 行相問北路曰 柳父安否 兄弟凡五人 公爲適 曰恩善 醇純寬厚 有長者風 文童簡古 擧必高選 中年遜不赴 曰禮..

鄭掌令浦記 (정장령포기)

鄭掌令浦記   정장령포기  由縣距北十里 有野曰新灌浦 幾八九里 可澤五十斛 吾從兄楊混曰 古掌令鄭某所始也 某一作子 聞說 鄭十八登第 三十授掌令 乃老灌浦水 耕以資 資少裕 曰無庸 悉推與寒餒 闔境以至 茅茨數椽 蓽戶繩樞遇變節必移 環新野一區 陶穴行窩 隨步可見 布被短褐 竹杖芒鞋 囂囂如也 與與如也 或告遊楓岳 謝曰 雲山千萬疊 固已藏吾胸中 以神遊之 何必勤館人勞脛脰 然後得遂方外之志哉 或亦不行 嘗入洛 駑駘短僕 按轡徐行 行遇釋祝石嶺 驚曰 止或泥之 嶺逢凶邪 吾其歸與 疾驅不顧 縉紳途過 必式其里 傳告遠去 必欲無見 年至耄耋 以道終 職姓加浦 時人所命也 名字不傳 口耳失也 鄭無子 楊混云 鄭掌令浦記  정장령포기由縣距北十里 有野曰新灌浦 幾八九里 可澤五十斛현으로부터 북쪽으로 십 리쯤 떨어진 곳에 들이 있는데 신관포라 한다. 거의 8~9리쯤 되며 곡식..

閱雲亭記 (열운정기)

閱雲亭記   열운정기 館驛 古也 鄭公孫僑毁晉館 可見矣 國家一遵中制 境內諸路皆有傳館 而踰駒峴 自生陽至義州十三驛 乃朝騁上國之路 寓望迎勞之禮 什倍他道 且檢下价私挾銀鐵 故察訪例遣儒臣 如唐之御史使館 驛也 大同館在箕子城中 東廂下有小衙 察訪居焉 衙上有小亭 察訪廳事素無號 以山亭呼之 丙辰冬 吾友淸溪翁來 歎其無稱 請余名 余以閱雲告之 溪翁喜曰 余志也卽手作三大字 釘愒壁上 又請余記 余謂 觸石而起 膚寸而合者 泰山之雲也 秖可自怡悅 不可持贈君者 隴上之雲也 古之人有取於雲者如是 吾何見以名之 嗚呼 雲者 太空中一無物也 其出也無心 其散也無迹 蒼狗也 白衣也 須史變改 卒歸於無形 吾於此有感焉 茫茫長路 投館而往來 日幾千人 有霓旌龍節逶迤而來 郵官犇候厥命者 單騎馳命 告至告去 而傳吏執牘 閱其物者 傴僂荷擔 與館夫爾汝而相罵詈者 發傳而馳去者 考卷而餼饋者 負譴..

杭州圖跋 (항주도발)

杭州圖跋   항주도발  항주 그림의 발문 抗 東南都會 海徼雄藩 屬縣九 錢塘稱臣 名山岳而周遭者五十有五 天柱天目最高 帶三江控七湖 庠序十二學 樓觀二十宮 茶帘酒旗風颺 蘇小之宅 女墻雉堞雲矗 周王之城 靈胥怒濤 捲靑天而雪立 岳王忠憤 懸白日而霜飛 文正知州日 龜山敎化時 誰攀一枝雪 千里寄相思 昭來人物百二十 已往聲名六萬年 安得當時諫議筆 爲君更寫一佳篇 抗 東南都會 海徼雄藩 屬縣九 錢塘稱臣 名山岳而周遭者五十有五항주는 동남쪽의 도회로 바닷가의 큰 도시이다. 속한 현이 아홉으로 전당이 신하를 칭하였으며 이름난 큰 산이 주위에 쉰다섯이다.天柱天目最高 帶三江控七湖 庠序十二學 樓觀二十宮하늘의 기둥 천목산이 가장 높으며, 삼강이 두르고 있고 일곱 호수를 거느린다. 학교가 열두 곳이며 누관이 스무 곳이다.茶帘酒旗風颺 蘇小之宅 女墻雉堞雲矗찻..

殿策 (전책)

文  殿策 丙午庭試壯元上之下   전책 병오정시장원상지하 王若曰 士氣 國家之元脈 隨其盛衰 而興喪係焉 唐虞上世 不可尙已 秦漢而下 能培養是氣 扶植國脈者 不能培養 而反致國脈之傷者 可歷指耶 其施措得失美惡 可得詳言之歟 我朝重士氣勵士節 培養之方 非不備矣 委靡偸惰 莫此尤甚 禮義之不行 廉恥之道喪 氣節掃地 軟熟成風 士尙至此 國脈何恃 子以沖年 嗣先人艱大之業 日夜憂懼 思得善養之策 永固邦家之基 子大夫 皆有所養者 各悉著于篇  臣對 臣聞 木之立而不枯者 以其根於土也 水之流而不涸者 以其發於源也 國家之所以治安而不危者 賴其士氣之扶持而培植之也 苟使是氣摧挫而不養 沮抑而不作 則不危之祚未亂之邦 亡無日矣 豈啻無源之水易涸 無根之木易枯哉 恭惟主上殿下 當嗣服之初 赫降明命 意在乎立天下之大本 首以養士氣培國脈爲務 可謂深得致治之要矣 明見先後之序矣 于以充之 則..

丹砂賦 (단사부)

賦  丹砂賦 庚子榜上之中    단사부 경자방상지중  天地氤氳兮 萬化職職 坏陶孕氣兮 聚精凝淑 芝聞秀肉 乳有鍾石 曰惟丹砂 亦稟亭毒 資堅剛磅礴之異氣兮 其精英靈爽亦足以延遐齡而上寥廓 壯中含赤埴之膏脈兮 又擅夫山澤之勝味 名旣著於仙經 貴又表於奇誌 伊韜晦之逸民兮 爰採之而服餌 於是孤潭道士 焦里夫人 餐霞永日 靜坐千春 旣勤劬而向道 亦蕭灑而忘塵 將欲追飛步之子晉 學羽化於王喬 覩萬期於浹晨 指一馬於崇朝 乃啓靈篇披瑞圖 巾柴車集仙徒 尋古穴於楓林 踏鳥道於雲衢 鑿斷岸之礜石 落崩崖之峻隅 勤荷鍤而帶鋤 掘側足於昏明 爰劚其土 爰揀其精 如玉之英 如珉之赬 殷斯勤斯 搗之鍊之 金聲應兮玉春 粉沫雜兮瓊屑 終麋碎而塵集 倐星陳而沙鋪 和芳液以成丹 調霮露以延軀 服匙未落 形體變遷 塊視三山 凌厲八仙 曾日月之幾何兮 生羽翰兮翩躚 臨沅丈人獲一飮而眉壽 岣漏太守得再服以不老 陶..